作者:谷雨
审校:紫参
编辑:荧惑
【导言】 2024年上半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不含IVD)经历了128起融资,累计融资规模超83亿元,但相较于2023年同期缩减了24亿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更是大幅减少了64亿元,显示出融资节奏的明显放缓。尽管如此,融资活动依然活跃,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上海和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江浙沪区域,持续成为医疗器械投融资的热土。从融资轮次来看,主要集中在天使轮到A+轮阶段,反映出初创及成长期企业仍是资本关注的重点。同时,大额战略投融资的回暖迹象逐渐显现,预示着行业内部整合与升级的步伐正在加快。在国内医疗器械的细分领域中,国产替代趋势依旧强劲,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心脑血管、医疗影像、微创/无创技术及高值耗材等领域因其重要性和市场需求,持续吸引资金的聚焦与投入。此外,AI与医疗健康融合的新兴领域,如神经调控、脑部诊疗等,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资本新的追逐对象。消费医疗领域同样值得关注,眼科和医疗美容等细分行业在经历调整后,复苏势头明显,未来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综上所述,尽管面临融资环境的一定挑战,但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在国产替代、技术创新及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驱动下,仍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1 概况:融资128起,规模超83亿元
据统计,2024年1-6月,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共发生了128起融资事件,平均每月21 起,融资规模超83亿元(不包括IPO募资)。与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上半年医疗器械行业融资总额略有下滑,降低了约22.4%,2023年上半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共发生了143起融资事件(不包括IPO、定向增发等),融资规模超107亿元。从融资数量来看,2024年1月份的融资次数最多,随后略有下降。从融资规模来看,6月份单月融资规模较大。
2 细分领域
从细分领域的融资事件数量看,2024年上半年高值耗材,心血管系统类,医疗影像和微创/无创技术领域超过10起左右,是投资的热点方向。介入器械、科研仪器、眼科领域和神经调控/脑部诊疗等领域倍受追捧,融资事件均超过5起。从融资规模看,心血管系统以及医疗耗材等吸纳了大量的资金,其次是微创/无创技术、医疗影像及眼科领域等;介入器械、医疗机器人、神经调控/脑部诊疗等新兴的赛道也逐渐受到追捧,宠物医疗、医疗美容赛道均发生1起融资事件,较为冷淡。从细分赛道的数量和金额来看,基本延续了2023年的风格,心脑血管、眼科领域依然极受关注。
3 融资轮次
融资轮次以早期投资为主,集中在天使轮至A+轮融资,其次是战略投资阶段。早期阶段天使轮融资事件为24起,合计占比为18.75%;Pre-A轮、A轮和A+轮的融资事件分别为24起、25起和14起,占比分别达到18.75%,19.5%和10.9%。战略投资阶段达13起,占比10.15%。心血管领域、医学影像、微创/无创技术、介入器械等热门领域,融资阶段相对分散;医疗机器人、智慧医疗、可穿戴设备等新兴的赛道则以早期居多。
4 区域热点
区域分布主要在沿海地区,且长三角区域相对密集。从融资数量看,江苏省发生42起,融资热度依然居国内榜首;其次是浙江、上海和广东,分别为20、19和18起;北京为13起;其它省份融资事件则在4起及以内。城市层面,苏州、杭州和深圳具有较强的创新力。从融资规模看,2024年上半年江苏省以18.75亿元的融资规模居于全国首位;其次是北京,山东和上海,均超过10亿元,其余省份融资规模均在10亿元以下。
5 总结
融资节奏趋于审慎:2024年上半年,医疗器械行业的融资活动以早期投资为主导,整体融资事件及规模均呈现下滑态势,融资总额较2023年同期缩减约22.4%,显示出市场投资更为谨慎的态度。尽管如此,大额战略融资事件依然活跃,共录得28起超亿元融资,为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心脑血管领域持续升温:作为融资热点的心脑血管系统领域,上半年共有14家企业成功融资,总金额逼近17亿元大关。其中,蓝帆柏盛的10亿元战略融资尤为引人注目,不仅彰显了该领域的投资吸引力,也进一步提升了该赛道的融资热度。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加重,心血管相关医疗器械市场需求激增,加之产品线持续迭代升级,使得该领域成为医疗器械市场中增长最为迅猛、投资价值巨大的板块之一。
江浙沪地区融资领跑,地域优势显著:从地域分布来看,江苏、浙江和上海三地凭借其优越的经济环境、丰富的产业资源和良好的创新氛围,在医疗器械融资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共贡献了63%的融资事件。江浙沪地区不仅是投资创业的热土,更是医疗器械行业创新与发展的前沿阵地。
6 典型案例
一、心脑血管系统:持续保持高热度
公司名称:北京蓝帆柏盛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蓝帆柏盛是蓝帆医疗心脑血管事业部的控股平台,脱胎于2018年蓝帆医疗对新加坡柏盛国际集团的并购。2023年底,蓝帆医疗通过内部重组将蓝帆柏盛调整为公司心脑血管事业部的母公司目前,蓝帆柏盛已经是全球市场占有率第四的心脏支架企业,在全球设立了多个研发中心,拥有800多名研发科技人员,拥有心跃®、心阔®、心迅™、 BioFreedom®、Allegra™等产品。
融资介绍:2024年1月26日成功引入9亿元的A1轮融资,投资方为华盖资本,临空基金,首都大健康产业基金,临朐县高新技术产业投资。5月21日再引入1亿元的A2轮融资,投资方为新航城基金,至此,首轮融资总额已达10亿元。
公司名称:苏州艾科脉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艾科脉成立于2020年11月,致力于成为一家国际领先的心脏电生理领域的平台型创新技术公司,在苏州和美国均设有研发中心。艾科脉自主研发脉冲电场消融技术(PFA),以房颤消融为切入点,率先开发主机及消融导管,并进一步布局三维标测导航系统及新型配套工具,未来还将拓展至肿瘤消融治疗,打造房颤及肿瘤的脉冲消融有源设备研发及配套耗材一体化解决方案。
融资介绍:继2024年2月7日完成由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和盛世投资管理的绍兴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共同领投的近2亿元A+轮融资后,6月17日,苏州艾科脉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简称“艾科脉”)宣布完成蓝湾科创集团5000万元追加投资。
融资历史:2021年11月艾科脉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幂方资本及上海生物医药基金联合领投。2022年5月,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前海母基金领投,老股东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元生创投跟投。
公司名称:深圳汉诺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该公司是由德国医疗领域的海归博士团队创办, 成立于2018年,公司专注于体外循环、体外生命支持类医疗设备和耗材,全链条产品的研发、制造、临床验证和全球销售,自主研制的体外膜肺氧合ECMO产品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与核心创新技术,掌握了人工心脏、人工肺、抗凝涂层、驱动控制、循环管道、血管插管等六大核心技术,是目前唯一掌握了ECMO整机解决方案的国内企业,该产品系列有望在短期内率先打破国外目前100%的市场垄断,实现中国在体外生命支持技术急危重症领域从零到一的国产化突破。
融资介绍:2024年6月21日完成1亿人民币E+轮融资,投资方为深创投,宝安引导基金。这是汉诺医疗2023年12月底完成超亿元E轮融资后的追加融资。
融资历史:2021年11月道彤投资于天使轮投资了汉诺医疗。2022年2月Pre-A轮投资方为深圳迈瑞医疗,深创投。2022年7月,汉诺医疗完成A轮上亿元融资,领投方为深创投。2023年2月宣布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与君资本、中资国信、国丰集团、倚锋资本、瑞誉投资、胡杨林资本。
二、医疗耗材:海外新兴国家市场潜力可期
公司名称:山东蓝帆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蓝帆健康是蓝帆医疗旗下最大、最重要的丁腈手套生产基地。据蓝帆医疗称,该公司具备先进的生产线和自动化设备,拥有中国境内稀缺的燃煤锅炉作为蒸汽供应来源,可实现年产100亿支丁腈手套,现有丁腈手套双模产线30条。蓝帆健康引入泰国产业投资者HKC,一方面,可以进一步降低手套的生产制造成本,助力成本优势打造;另一方面,双方将在全球化布局、新产品、新业务的开发上投入各自优势资源,为打造在地域和业务布局上更加均衡的跨国合资公司而努力。
融资介绍:2024年6月19日,蓝帆健康获得泰国HKG2亿美元(约13亿人民币)战略投资,刷新了近两年我国医疗器械领域单笔金额最大的私募股权融资交易记录。
融资历史:2010年IPO 7亿人民币, 已上市。2016年定向增发,投资方为康橙投资。2019年1月股权融资,投资方为山东国惠,毅达资本,海通证券。
公司名称:益佳达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益佳达医疗是一家泌尿专科医疗器械产销商,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主要提供泌尿专科专用医疗器械。自2021年成立伊始,就将自身定位为一家专注于泌尿及盆底健康领域创新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尿失禁、结石和创新肿瘤等蓝海市场,进行全面精准的创新产品布局,致力于打造泌尿领域的龙头品牌。
融资介绍:2024年1月12日,益佳达医疗完成1亿人民币Pre-A+轮融资,荷塘创投,元璟资本,山蓝资本。
融资历史:2021年11月由华创资本投资天使轮,2022年10月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辰德资本,朗玛峰创投,华创资本。
公司名称:深圳市宏济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宏济医疗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品主要为各类可视喉镜系列产品、血透机、一次性吻合器及电动腔镜吻合器系列产品等,在一次性内窥镜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明显。
融资介绍:2024年2月6日,宏济医疗成功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为1.5亿元人民币,本次融资由启明创投独家投资。
融资历史:2020年11月3日,宏济医疗完成战略融资,投资方为深圳人才基金。
三、细胞与基因治疗:为CGT行业发展提供平台。
公司名称:赛桥方舟(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赛桥生物是一家CGT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CGT行业上游关键制造技术及成套核心工艺装备的源头技术创新和国产化工作,致力于实现CGT产业化装备的全封闭、自动化、数字化和柔性化。现已构建设备与耗材能力平台,完成全套工艺模块的开发,包括全封闭自动化血细胞分离、磁珠激活分选、电转染、细胞扩增、清洗浓缩、制剂分装等设备,以及配套的系列化 GMP 一次性密闭耗材。
融资介绍:2024年6月14日,获得2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投资机构为腾业创投,本草资本,深圳天使母基金,水木创投,昌发展,弘盛资本。
融资历史:2021年10月,赛桥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德联资本和经纬创投。
四、手术机器人:今年上半年略有降温。
公司名称:瑞龙诺赋(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瑞龙诺赋是一家微创及数字化手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为微创外科领域提供全新一代的机器人及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致力于构建一个围绕手术室的微创和数字化的技术平台和生态圈。在临床上,公司将充分利用强大的全球资源优势及紧密的临床合作网络,优化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负担。瑞龙诺赋是一家微创及数字化手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为微创外科领域提供全新一代的机器人及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致力于构建一个围绕手术室的微创和数字化的技术平台和生态圈。在临床上,公司将充分利用强大的全球资源优势及紧密的临床合作网络,优化临床疗效,降低患者负担。
融资介绍:2024年6月14日,获得3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由无锡国联创投,渶策资本,LRI江远投资 ,King Star Med LP投资。
融资历史:2020年10月种子轮由礼来亚洲基金投资,2021年4月完成数亿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经纬创投,Vivo Capital,纪源资本,礼来亚洲基金。2022年12月完成数千万美元Pre-B轮融资,投资方有LRI江远投资,礼来亚洲基金,Vivo Capital,经纬创投,纪源资本。2023年完成2亿人民币Pre-B+轮融资,投资方有纽尔利资本,翼朴资本,礼来亚洲基金,Vivo Capital,经纬创投,纪源资本,LRI江远投资
公司名称:北京智愈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智愈医疗是一家专注于手术机器人和智能诊疗装备研发制造的科技公司,核心团队来自国内外著名医疗器械企业。公司主营自然腔道内自主执行手术机器人。成立于2021年。
融资介绍:2024年5月14日完成6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顺为资本,联想之星,众海投资,辰德资本,礼来亚洲基金。
融资历史:无
公司名称:无锡英达通医疗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英达通是一家全耗材式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研发生产商,专注于全耗材式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和生产,首先攻克有“介入手术皇冠上的明珠”之称的神经介入手术。其自主研发的独特导管设计和配套机电系统,无需在推力、扭矩和柔软性之间做取舍,就能帮助医生在手术中更为便捷地通过迂曲血管到达患处,且具有开展远程手术的潜力。
融资介绍:2024年3月29日完成1500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锡创投,无锡润元。
融资历史:无
五、脑部诊疗:新兴赛道以早期投资居多
公司名称:上海海每康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海每康智能是一家脑机接口与外骨骼医疗产品研发商,公司聚焦于脑机接口与外骨骼,将人工智能、传感器、纳米加工等技术运用到康复领域。致力于开发出基于脑可塑模型的柔性控制外骨骼、集代偿使用与康复治疗一体化,在轻便的基础上具有大型机器人设备的机械硬件功能,并建立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实时康复系统。已开发出创新的康复机器人产品和可穿戴智能康复手套。
融资介绍:2024年4月24日,获得1000万人民币的天使轮轮融资,由汉理资本投资。
融资历史:无
公司名称:中科搏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中科搏锐是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成长起来的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医疗器械企业。公司核心业务是研发和销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监测设备。目前主营产品是脑血氧监测设备,包括可穿戴无线脑血氧头带(简称头带)和无创脑血氧监护仪(简称监护仪)。无线脑血氧头带是通过带在头部的检测模块进行实时人脑血氧饱和度的检测和监测。目前我司已获批为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我司产品也已由药监局获批为“创新医疗设备产品”。
融资介绍:2024年1月30日完成1500万来自谊安医疗的A轮融资
融资历史:2017年3月中科搏锐完成百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西科天使基金,中自投资。2018年10月完成千万级人民币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明势资本。2022年11月得到来自盘古创富,金科君创的Pre-A+轮投资
公司名称:丹阳慧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慧创医疗是一家脑功能医疗设备研发应用商,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为脑研究和脑健康提供创新、专业解决方案和服务,公司主要产品为近红外脑成像装置,近红外脑成像作为新一代脑功能定量成像技术,相对于功能核磁等技术,具有应用场景更灵活的优势,可在患者运动、说话、治疗等状态下完成高分辨脑功能定量检查和评价,为脑疾病的诊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手段。
融资介绍:2024年5月31日完成近亿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兴富资本,盛景嘉成
融资历史:2018年12月和2020年9月得到来自清源创投各1000万天使轮和A轮投资,2021年7月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荷塘创投,山蓝资本,和盟创投。Pre-B轮于2022年6月融资近亿人民币,投资方为道远资本,方正证券投资。2023年10月完成超亿人民币B轮融资,投资方为中科海创,毅达资本,清源投资,道远资本,无锡创投。